2013年8月29日 星期四

[夢行者]15-轉化內在衝突與失衡能量




[夢行者]15-轉化內在衝突與失衡能量

上次談到解夢如同剝洋葱般逐層解。從表面算起的三層,第一層是將夢與當時人生的處境,和生活的事件連繫起來。第二層是從夢裡尋找答案、可運用資源和處理方式。第三層是發現自己的內在衝突,整合和轉化失衡的能量。之後還能繼續解下去呢,比如去到集體潛意識,又是更深的層面了。

之前也提過好多次,夢是來自潛意識的訊息和提醒,你不聽,就繼續做不同或相同內容,但主題必然相同的夢,另一方面,又會持續在清醒生活裡,重複發生不同或相同內容,但主題必然相同的事件。主題就是帶強烈情緒反應的深層感受。無論是在重複主題的夢中,或重複發生的現實事件中,覺察到主題,就能夠有意識的選擇是繼續還是要處理,而非無意識的重複下去。每次重複,主題又再加深,失衡的能量儲存得夠強烈了,往往會以意外、疾病或崩潰爆發。

心理治療早就有運用重現或重塑,連繫那被忽略的情緒感受並顯現重複的模式,從而提升案主的覺察,以期達到治療效果。比如催眠治療的年齡回溯(Age Regression)、沙維雅(Satir Model)的家庭重塑(Family Reconstruction)、海寧格(Hellinger)的家庭系統排列(Family Constellation)和更多更新的療法。各種建基於這概念的治療方式,既連繫著情緒,又能像看電影般抽離去審視,但每次效果都不能估計,可能有效,可能無效,可能部份有效,可能短期有效,當中牽涉的因素太多,不易一一說明。有時是案主還未準備好去處理核心主題,所以只容許相關的旁枝浮現,關鍵字沒拿得準,當然就不能即時處理,完全見效。但這樣也是一個開始,畢竟每個人的情況不同,好處是案主能承受,能初步習慣適應和面對,終有一天時候到了,個人成長步伐加速,核心主題就會浮現。另一方面,有些治療方式做到了第一層和第二層而未去到第三層,因為焦點還是放於外在事件,和腦袋思想分析明白的層面,欠缺了把焦點拉回自己,進行內在轉化和整合,所以很多時只是暫時有效,之後核心主題又再度以不同面貎出現。

以夢作媒介,運用這概念去處埋主題,先解第一層和第二層夢,第三層內在轉化隨時會發生。當剛從夢裡醒來,情緒感覺還在,仍未被清醒邏輯分析腦袋佔據的時候,和在清明夢內,都很合適作第三層的內在轉化和整合。條件是當第一層和第二層解夢準備得夠了,才能認出第三層整合和轉化的時機。用夢的好處是,只要你學會了,就隨時可以自己做,無需預約,也不花錢。而且從來只有你自己的潛意識最瞭解知道你,要是你自己不想去處理主題,任哪個摯愛親朋或偉大治療師,都無權作主亦無力去處理你的主題。

說到這裡,想談談有關生命藍圖。有些治療方法會找與主題有關的最早事件,認為回到最早事件便是找到主題的根源,就能療癒。但最早事件,不過是你生命中呈現主題之模式的一連串事件中的第一件,你的核心主題,早在你選擇這生命,決定你這生的生命藍圖時就已有定案。舉例說,兄弟姐妹一同經歷家庭的相同事件,受同樣對待,卻未必會呈現同一模式,就是因為大家的核心主題有別,所以對同一事件的接收和反應都不同。別再錯怪最早事件了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